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治疗原则 > 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治疗
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治疗
很多患者对营养支持存在误区,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认为肿瘤病人不能补充营养,营养丰富会促进肿瘤生长,另一部分人却认为肿瘤治疗很辛苦,需要好好补充。事实上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需要进行营养支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营养支持?如何给予?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正常情况下,消化道是负责人体营养的摄取,吸收和排泄的,因此消化道肿瘤容易导致营养的摄入障碍。常见的原因包括:(1)肿瘤引起的梗阻,进食后呕吐,出血或穿孔导致营养摄入减少;(2)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3)吸收障碍;(4)肿瘤本身的高代谢,对营养的需求增加。现在我们常规对化疗前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常用的是NRS评分系统,如下图:如果NRS评分≥3分,定义为存在营养风险。年3月~年10月期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对我国东、中、西部大、中、小医院普通病房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定点连续抽样方法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显示4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比例可能更高。目前我国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1)恶性肿瘤患者一经明确诊断,即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NRS评分≥3分为具有营养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基于个体化的营养计划,给予营养干预;(3)NRS评分<3分者虽然没有营养风险,但应在其住院期间每周筛查1次;(4)营养风险筛查及综合营养评定应与抗肿瘤治疗的影像学疗效评价同时进行,以全面评估抗肿瘤治疗的受益。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化疗期间营养支持的目标是:1)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或恶液质;2)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与依从性;3)降低化疗的副反应;4)改善生活质量。化疗患者什么时候应该进行营养支持?关于何时给予营养支持的问题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的数据,但当患者的NRS评分≥3分时建议给予营养支持。如果患者出现了黏膜炎或者有严重放射性肠炎,或者预计患者将有7天及7天以上不能进食时,或者患者体重1月内下降大于5%时,建议给予营养支持。如何进行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指经消化道给予营养素,临床上常用的如安素,舒能素等。肠外营养:指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摄取和利用营养素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推荐首选肠内营养,如果患者因为治疗产生了胃肠道黏膜损伤,可以采用短期的肠外营养。营养支持治疗的误区(1)饥饿疗法有一种说法在肿瘤患者中流传:吃得越好,肿瘤长得越快,少吃或者不吃就能控制肿瘤的生长,并将此方法冠以“饥饿疗法”。上海复旦女博士于娟曾接受“神医”的饥饿疗法,放弃正规治疗,每天不吃饭,只吃少量葡萄和芋头,企图饿死肿瘤,结果病情急剧恶化。关于饥饿疗法还有另一种诠释,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抗血管生成相当于阻断肿瘤的营养供给,因此也称为“饥饿疗法”。这两种“饥饿疗法”孰真孰假一目了然,抗血管生成的理念已经转化成临床实践,比如贝伐珠单抗就是抗血管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而所谓通过少吃饭或不吃饭来饿死肿瘤的概念是不科学的,肿瘤是极其聪明的细胞,他先饿死的是正常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2)汤比肉重要(是错误的)经常有病人化疗后回来说他们化疗后喝了很多汤,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还是体重下降,我总是会问一句,你吃汤里的肉了吗?很多人觉得一锅汤里最有营养的是汤,煲完汤肉就没用了。广东人喜欢煲汤,讲究慢火熬汤。我不否认汤有营养,但我们需要的蛋白质其实还是在肉里,煲完汤一些可溶性的物质进入汤里了,但大部分的蛋白质还是在肉里的。与肿瘤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集体努力。从患者的角度来说,除了金钱,心理精神层面的准备,一个强壮的身体也是打赢肿瘤这场硬战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肿瘤医学论坛综合整理来源:滚蛋吧消化道肿瘤妙手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