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治疗原则 > 都急性心肌梗死了,为什么到医院查心电图

都急性心肌梗死了,为什么到医院查心电图



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短文,说是一位中年医院,做心电图、抽血都是正常,结果4小时后因为心肌梗死猝死了。作者质疑,为什么都急性心梗了,到医院做心电图、验血都没查出来?临床上确实有这种情况。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从发病到出现心电图改变、出现血液的异常,本身有个时间过程,检查也有个时机的问题。这当中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这些改变,比如心肌的血液循环状况,心肌梗死的部位、范围,缺血梗死发生的速度,侧支循环的状况等。这些因素会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变得不明显、不典型,有时候检查就可能看不出来。所以,有些患者还需要观察,复查,这可不是过度检查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主要根据三方面的情况来判断。一是病人的症状,比如典型的胸闷胸痛持续了20分钟、半小时或以上,伴随的出汗、恶心、乏力、头晕等不适,甚至还有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等。再就是心电图的改变。心肌从缺血、损伤到坏死,心电图会出现不同的改变,这些改变就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还有就是验血。心肌损伤坏死,细胞破坏,就有细胞里的物质跑到血液里,验血检查就可以验出来,也帮助医生诊断。这三个方面也不是都要具备,一般具备两方面的改变就可以诊断了。一般来说,病人的症状和心电图改变出现得比较早,所以大多数急性心梗早期主要是根据这两方面诊断的。可是,人有个体差异,检查方法有不足之处,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演变过程和检查时机也会带来影响,所以就有可能出现没查出来或者不能确定的情况。比如临床表现。有些人典型,有些人不典型。像有些糖尿病人神经受损,心梗时容易“无痛”;有些老年人感觉迟钝,胸痛就不明显,只是精神不好、萎靡不振;还有人表现为腹痛、牙痛,甚至还有腿痛的,就容易产生误导。我们就遇到过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梗,也遇到过运动中发作剧烈背痛,心电图有ST段压低缺血改变的夹层动脉瘤,还有腹痛、低血压、心电图有ST段改变的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这些都是需要医生鉴别的。比如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后,是可以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的。正对着心肌梗死部位的心电图改变是这样的:早期是心肌损伤的改变。最早的时候,是心电图的“T波高尖”。可有些人平时心电图的T波也会高尖。T波高尖之后是ST段抬高。ST段抬高和前面的波形、R波连起来,就像一面旗子。所以,老医生会对新医生说,你看“红旗飘飘”了。这是典型的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然后,就该出现心肌坏死的“Q波”了。在出现Q波的同时,抬高的ST段是往回降的。这里就容易出假象了。在ST段降到原来的位置、医学上叫做“等电位线”的时候,如果心肌坏死的Q波又比较小,看起来心电图似乎就是正常的,这在医学上叫做“伪改善”,这个时间点做的心电图就容易误诊。有些情况下心电图的改变本身就不那么典型。前面说到的心电图改变,都是正对着心肌梗死部位的。可心脏是个立体的,有些梗死部位并不是正对着心电图检查的地方,或者梗死面积比较小,或者还有其他心律失常比如束支阻滞、早搏,也会掩饰、混淆心肌梗死的图形表现。再有,有些心肌梗死不是心脏全层都坏死的,而是心内膜下的,表现的就是“ST段压低”,而不是前面那种明显的抬高。这种情况就要和缺血鉴别了。可这种心内膜下的缺血、梗死,一般提示供血不好更为严重,有些患者是可以猝死的。所以,平时做了心电图一定要把它留下来,保存好,到真有问题的时候好拿出来对比。再比如化验血的问题。心肌损伤坏死后,心肌细胞破坏了,里面特异的蛋白质如肌钙蛋白、心肌酶就会跑到血液里。可是,这里面也有个时间过程。快的如肌钙蛋白,要3个小时,慢的如心肌酶,要4~6小时或者更晚。而且还和心肌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关。血液循环好,这些物质入血就早,化验就能早点儿发现。要是循环差,进入到血液里的时间就晚,化验出来的时间就更晚了。医生看病是个挺复杂的过程,里面需要鉴别诊断。作为医生,肯定是要提高诊疗水平的,除了理论学习,还要临床经验。但疾病的演变是有过程的,里面还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候确实不是一下子就能确定下来的。(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qew.com/zlyz/15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