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饮食调养 >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长期预后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长期预后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经胶囊内镜(CE)检查后进行再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长期预后的随访研究。

方法:

对年6月至年1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CE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评估再出血相关的风险因素,而用Kaplan–Meier生存率和对数秩和分析累计再出血率。

结果:

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CE检查的患者整体再出血率为28.6%(97/),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最短12个月,最长个月)。

2、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60岁(风险比[HR]2.,95%置信区间[CI]1.–3.,P=0.),CE发现阳性病灶(HR3.,95%CI1.–5.,P=0.),CE检查前血红蛋白≤70g/L(HR2.,95%CI1.–3.,P=0.)。

3、CE检查后无特殊用药(HR2.,95%CI1.–3.,P=0.)以及CE镜检查后使用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及非甾体抗炎药(HR2.,95%CI1.–5.,P=0.),以上均为与再出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4、单变量分析表明慢性肝炎是CE检查阴性患者再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P=0.)。

结论:

CE检查显著影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长期预后。有必要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及CE检查结果阴性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

关键词:

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危险因素。

      

评论

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发病率约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5%,具有持续性和复发性的特点,传统小肠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率较低,难以有效指导疾病的诊治。

2、而CE突破了传统小肠检查方法的局限性,实现了全小肠的检查,研究显示其对诊断小肠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诊断率高、检查图像清晰、患者依从性好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重要方法。

3、本研究旨在研究胶囊内镜检查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长期预后以及再出血之间的关系。

4、本组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在胶囊内镜检查有阳性发现的病人,年龄≥60岁、血红蛋白≤70g/L、CE检查后无特殊用药、CE检查后使用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为再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

5、而慢性肝炎是胶囊内镜检查结果阴性患者发生再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如暴露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中,应该注意保持随访,对于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人则应该进行其他检查以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进一步寻找出血原因。

6、此外,本研究中95.9%的再出血发生在胶囊内镜检查后24个月以内,因此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随访时间应至少达到24个月。

7、本研究的优势在于随访时间相对较长,研究对象不局限于胶囊内镜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对无阳性结果的患者也进行了长期随访研究。

8、局限在于CE为非直视下的小肠检查,可能影响阳性病灶检出率,而且阴性患者缺乏进一步行双气囊内镜、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其他检查结果,另外,样本量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量以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Long-termout







































专治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qew.com/ysty/1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