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症状体现 > 第三大癌胃癌成因表现及预防
第三大癌胃癌成因表现及预防
第三大癌胃癌成因表现及预防
我国属胃癌多发区,其中以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为最高,中南、西南地区相对低发。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胃癌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18.19%,居第三位。据估计,我国目前每一年约有20万新发胃癌病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胃癌的发病率在城市呈下落趋势,在农村仍显示上升趋势。胃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40~60岁者约占2/3。近年来青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癌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
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喝水,消化道承当的工作负荷可想而知。但是在我国,胃癌病发人数占全球一半,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据了解,这些癌症只有初期发现才有好的疗效。
为什么中国人胃癌病发数居高不下?
胃癌是消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当前全球每一年约万人得病,我国就占到一半。在所有癌症中,胃癌与吃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是病从口入。医院院长季加孚介绍,吃腌制、熏烤的食品是中国某些地区文化中难以改变的饮食习惯。而这些食品在加工进程中都会有细菌、霉菌,还有致癌物资渗透其中,致使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
胃癌的危险成因胃癌是慢性疾病,病发进程较长且复杂,胃癌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被证明是人类胃癌的直接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大量研究资料证实,HP是胃癌病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胃癌发病率与当地HP感染呈正相干,HP感染者较非感染者发病率高6倍以上。由于缺少幽门螺杆菌疫苗、和不分餐等不良生活习惯,我国人群感染HP非常普遍,在胃癌多发的农村成年人中感染率高达74%,大大高于低发地区(约34%)。
(2)胃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指易恶变的,与胃癌相干的胃良性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炎(发生率约0.6%~2.5%)、胃瘜肉、少数胃溃疡(发生率约0.5%~2%)等。癌前病变指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包括肠型化生(小肠型和大肠型)、异型增生。
(3)遗传因素:胃癌有家族聚集性,据统计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发病率比常人高2~3倍,较多学者认为家族中有胃癌病人的易感者在一样的环境条件下更容易致癌。
(4)饮食因素:常常食用高盐、含有亚硝酸胺类致癌食品,如熏制食品、腌菜、咸鱼、霉变食品等,胃癌病发风险增高。
(5)吸烟:吸烟者胃癌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发病率升高1.5~3倍。
(6)精神因素、血型因素:A型血人群胃癌发病率高。
(7)其他因素:
*胃部分切除后、巨大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10%~20%为胃癌)等。
*微量元素与营养:研究发现,镍、锌含量增高、硒含量下降,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硒、纤维素缺少与胃癌发病率呈正相干。
*微生物污染因素:饮用水污染,如真菌、细菌等污染。
*EB病毒感染:胃癌患者的癌细胞中,大约10%有EB病毒感染。
胃癌的表现胃癌的初期常无特异的症状,乃至毫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影响胃的功能时才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但此种症状也并不是胃癌所特有的,常与胃炎、溃疡病等胃慢性疾患类似。有时常常直至出现明显的阻塞、腹部肿块或出现转移淋巴结时才被诊断。
初期胃癌
初期胃癌是指局限于胃黏膜内与黏膜下的胃癌,而不斟酌是不是存在淋巴结转移。起病多藏匿,初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步出现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可时隐时现,长时间存在。
非特异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早饱感、嗳气、恶心、乏力,偶有呕吐、食欲消退、黑便、食欲不振、疲倦等。
初期胃癌局部可无体征,常容易误诊为慢性胃炎或胃溃疡。
进展期胃癌
最常见的表现是腹痛或上腹痛,体重下落、贫血。
(1)上腹痛:是胃癌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无特异而易被忽视的症状。初起时仅感上腹部不适,或饱胀感、隐痛、钝痛,常为咬啮性,无间歇期,逐步加重且延续,偶呈节律性溃疡样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或于饭后加重,进食、服制酸剂不能减缓或唯一一定程度的减缓。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部份病人表现节律性疼痛,类似溃疡病的症状,易被忽视。老年人痛觉迟钝,常以腹胀为主诉。常被认为是胃炎、溃疡病而予以相应的医治,症状也可暂时减缓。直到病情进一步发展,疼痛发作频繁,症状延续,疼痛加重乃至出现黑便或产生呕吐时,才引发注意,此时常常已是疾病的中、晚期,医治效果也就较差。所以必须重视上腹疼痛这1常见而又不特异的症状。
(2)食欲消退、消瘦、乏力:此症状有时是胃癌的首发症状,或在初期即出现,可不伴随胃痛的症状,当与胃痛症状同时出现又能排除肝炎时,尤应予以重视。患者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易饱感、疲乏无力,特别既往食欲良好者,近期内出现食量锐减、进行性消瘦、精神委靡,均应疑及本病。很多病人常因在餐后出现饱胀、嗳气而自动限制饮食,体重逐步减轻。
(3)恶心、呕吐:初期可能唯一食后饱胀及轻度恶心感,此症状常可因肿瘤引发阻塞或胃功能紊乱而至。贲门部肿瘤开始时可出现进食不顺利感,以后随病情进展而产生吞咽困难及食品反流。胃窦部癌引发幽门阻塞时可呕吐有腐败臭味的隔夜饮食。
(4)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为30%,此症状也可在初期出现,大多数表现为小量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少时唯一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有呕血及黑便。少数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首症。有大出血其实不意味着肿瘤已属晚期,凡无胃病史的老年病人一旦出现黑便时必须警惕有胃癌的可能。
(5)进行性贫血:少数患者以贫血为首症,多为癌肿而至的慢性进行性失血。
(6)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哽噎感,可较早出现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产生坏死溃破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发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发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时,则可引发恶心、呕吐等幽门阻塞症状。
(7)其他症状:部份病人产生腹泻或便秘、沉重感、下腹部不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卵巢肿块、腹部肿块、水肿、发热等。
(8)并发症或转移表现:*并发消化道出血:可出现头晕、心悸、柏油样大便及咖啡色呕吐物。*转移:腹腔转移使胆总管受压时,可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骨转移出现骨痛,如胃癌转移到肺或胸膜积液时,可有咳嗽和呼吸困难。转移至肝脏和腹膜时,可产生肝痛、黄疸、腹水。当剧烈而持续性上腹痛并放射到腰背部时,常表示肿瘤已侵及胰腺。*合并幽门阻塞:可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大胃型、闻及震水声。*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征。*构成胃肠瘘管:可见排出不消化食品。
主要体征
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体征。上腹部可扪到质硬的肿块,多在上腹偏右接近胃窦处,常有压痛。贲门癌时不容易摸到,幽门部肿块可出现胃蠕动波、振水音。肝脏可因癌转移而肿大,质硬、表面不平。淋巴结转移可引发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而不能移动。癌细胞转移至卵巢时,下腹部可触及质硬的包块,常伴随血性腹水。
胃癌的检查如果怀疑胃癌,应及时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1.血液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沉增快。
2.粪便潜血检查:多延续阳性。检测方便,有学者将其作为胃癌筛检的首选方法。
3.X线钡餐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初期胃癌X线征较难发现,中晚期胃癌钡餐阳性率可达90%。气钡两重造影,对肯定病变范围、大小、病变与全胃的关系,病变的表面性状等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点。目前大力提倡展开两重造影检查与胃镜相结合以提高初期胃癌的诊断率。
4.纤维胃镜检查加活检: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确诊手段,是初期胃癌诊断的最好方法。癌灶最大直径小于25px的初期胃癌,可以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或气钡比较造影可明确病灶,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95%和75%。
活检是确诊胃癌的必要手段,依托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初期胃癌胃镜结合活检确诊率可达95%。进展期胃癌可达90%。
5.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在40%~50%的病例中升高,在胃癌病人随访中(而不是普查)有意义;甲胎蛋白(AFP)和CA在30%的胃癌病人中增高。
6.CT扫描:在评价局部病变范围、淋巴结情况和判断转移方面具有价值,虽然在多数病例中会出现分期不全面的情况。
7.超声内镜:评价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情况的准确率为80%,可作为术前评价的补充。超声内镜也是诊断初期胃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哪些人应当尽早和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在多数国家,由于发病率不高,对普通人群进行普查意义不大。但在胃癌的多发区,普查是有一定价值的。日本的普查原则是50岁开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如有异常,内镜随诊。
对以下情况应尽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或黑粪者。
(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少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4)胃溃疡经正规医治2月无效者。
(5)大于50px的胃瘜肉患者。
(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胃癌的诊断和防治1.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加活检和X线钡餐。
(1)出现缘由不明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消瘦、呕血、黑便,有长时间慢性胃病史,近期症状明显加重,或曾做胃大部分切除、近期又出现上述消化道症状者应引发高度重视,特别40岁以上的中年人。
(2)若中年人既往无胃病史,而短期内出现胃部症状,也应重视。若同时有上腹压痛、饱满、紧张感或触及包块,则更应引发重视。
(3)应当进一步行胃镜、X线钡餐、B超或CT等检查;组织及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2.发现越早,医治越及时,胃癌治愈率越高。手术切除是根治胃癌的最好途径。初期胃癌术后患者5年生存期可达90%,进展期胃癌即便是行根治切除手术,其局部复发率也达50%以上。
3.胃癌预后不良的相干因素:老年病人;肿瘤位于近端胃;体重下落10%以上;皮革胃;肿瘤分级高或未分化;4个或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
4.避免或阔别危险因素暴露,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预防胃癌的产生。
(1)预防和根治HP感染:提倡分餐制,预防HP感染。经检查发现HP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议在医生指点下服药根除HP。
(2)低盐饮食,每天应摄取盐少于6克(2.4克纳);不吃霉变食品,不暴饮暴食。
(3)常常食用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戒烟。
(4)平衡心态,保持心理健康,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长时间不吃晚饭容易发展成胃癌专家表示,胃酸浓度犹如盐酸,之所以没有腐蚀我们的胃,全靠胃粘膜。很多人都通过节食减肥,乃至晚上不吃晚饭,对胃的伤害可想而知。
医院胃部肿瘤科主任梁寒介绍,正常来讲,一天三顿饭是人消化系统的生物钟决定的,胃会在晚饭时分泌大量胃液,这时候如果没有食品,胃酸就会破坏胃黏膜,长时间以往会造成慢性胃炎、胃溃疡,并容易发展成胃癌。
而对宵夜、烧烤则要控制。馋了可以偶尔吃一下,但不能常态化。烧烤、高度白酒、吸烟等有害因素加在一起,对身体伤害特别大。
每5分钟我国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
根据百度提供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搜索总量中排名第二。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五。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以每一年4.2%的速度增长,远超2%的国际水平,几近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
专家介绍,这主要是由于人民饮食结构产生变化,如脂肪蛋白摄取量增加,而纤维素摄取量减少,之前体力劳动者较多,现在脑力劳动的工作人群增加了。
肛门指诊不要因害臊而谢绝
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顾晋介绍,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初期都没有甚么症状,很容易使患者错过最好医治时期。肚子疼、有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是最典型的初期症状。但很多人由于害臊或为难等缘由,医院做指检。其实,在结直肠癌中,70%是直肠癌,而直肠癌中的70%是可以通过肛门指诊触摸得到的。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专家表示,结直肠癌多发是由于现在吃得太好,运动太少。专家提示,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戒烟;第二应当运动;第三要减肥,不能超重,肥胖跟肠癌有关系;第四要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肉以白肉为主。
初期结直肠癌的医治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5年生存率超过80%,但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不到50%。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一年应当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有家族史、长过结肠腺瘤和瘜肉、结肠炎患者等人群,应定期检查。
食管癌初期无症状发现就是中晚期
食管癌在消化道癌症病发中排在胃癌和结直肠癌以后,我国每一年新发病例25万左右。我国的食管癌患者主要是食管鳞癌,吸烟、饮酒和有家族史的人都属于多发人群。专家表示,食管癌初期没有任何症状,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基本都是中晚期了。
专家表示,由于发现晚,我国食管癌治愈率较低,除跟我国早诊率低有关系,另一个缘由是对食管癌医治的新发药物并不受国际的
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介绍,食管癌是我国多发肿瘤,是我们国家前五大多发肿瘤之一。但它在欧美国家非常少,所以国际上的研究和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