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症状体现 > 4个征兆暗示大肠癌上身,不治可能就晚了
4个征兆暗示大肠癌上身,不治可能就晚了
全球华人媒体《中华时报》旗下的健康家园,旨在发布健康新闻信息,普及健康知识,增进健康教育,增强身心健康意识,促进全球华人健康素质的提高。
肠癌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年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已达13%,到如今,这个数据还在上升中。
预防大肠癌,除了保持好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外,选对筛查方法也是重中之重。
很多人一听到肠癌,就会想到肠镜。肠镜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筛查方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专家提醒,筛查大肠癌有4个武器。
武器一:早期症状
想要尽早发现肠癌,首先可以从早期症状来判断。
1.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
2.大便带血:这是比较明显的早期症状,不过它很容易跟痔疮混淆,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分辨。如果是大肠癌所致的便血,多呈暗红、鲜红色或柏油样,为便中带脓血。
3.便状变形:正常的大便是圆柱形,但如果肠道内有肿瘤,大便就会变得细扁,有时变形的大便上还附着血痕。
4.癌前病变: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较明确,主要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腺瘤和溃疡性结肠炎,一旦出现应尽早治疗,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几率。
武器二: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最方便的大肠癌筛查方法,基本75%的直肠癌是可以通过直肠指检摸到的。
医生通过直肠指检,除了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大体类型、活动度之外,还能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直肠外的其他病变。
具体步骤:
1.将手指套充分润滑后在肛周轻轻按摩,待肛门放松后进入肛内检查。
2.触诊时从前壁到两侧再到后壁,一般往返两次。
3.检查完后,抽出手指,观察指套有无血液或粘液。
医院进行,也可以自己在家做直肠指检,步骤跟以上一样,不过自己进行指检时要特别留意有无硬块、肿物或压痛感,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确诊。
武器三:粪便潜血检测
这是筛查大肠癌最为原始的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的特点。建议采用连续三次粪便潜血试验,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武器四:肠镜
肠镜主要包括结肠镜、和肛门镜和乙状结肠镜,可以对整个结肠进行观察,是目前最有效的筛查方法。
一般在检查前,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有无遗传史、指检情况,如果发现病灶,或是高危人群,这时才需要接受肠镜检查。
肠镜不仅可以发现病灶,还可以利用肠镜对息肉进行切除。
专家建议,年龄50岁以上的人可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是高危人群,需要提前到40岁。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4种症状,可能提示大肠癌的可能,尤其老年人,要引起格外重视。
1便血:是大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痢疾或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
2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大肠癌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明显腹部绞痛。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大肠癌。
3排便习惯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变细了。有些人还伴有里急后重感。
4贫血:老年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或大肠癌的可能性。
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单位组织体检包括许多中老年人都会定期做包括血液检查、腹部B超、胸透等常规体检,可很少有人会主动做肠道健康检查。而早期的大肠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应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呢?
直肠指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蚀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这种极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建议择时再做一次,如果还是或者持续呈现阳性那么就需要警惕了,首先要排除消化肿瘤,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部位有胃、结肠、十二指肠,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
40岁是大肠癌发病的一个坎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目前,很少人主动做肠镜健康检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民众对大肠癌缺乏认识,二是民众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难于接受,甚至恐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师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已大为降低,检查时间也大大缩短。此外,也可选择在静脉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的另一大意义,在于能发现并通过内镜微创处理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变。而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以阻断了其向癌转变的机会。
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涉及肿瘤生成的遗传学机制被更好地认识了。因此,人们可以更早期地发现病灶,可以利用分子遗传学监测建立更完善的分期系统;提高手术技术,降低术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同时高效治疗药物的出现,使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因而,患者的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甚至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治愈。因此肿瘤治疗强调一个字“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源:39健康网)
版权声明:中华时报健康家园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作者、来源,谢谢!责任编辑:豆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