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症状体现 > 在宝宝的臭臭面前,妈妈请淡定一点
在宝宝的臭臭面前,妈妈请淡定一点
作者:荐妈,传说中的人荐人爱,有一双镭射眼。
哈喽,AV8D,又是我荐妈~
昨天的“屎尿屁”系列文章→千万别小看小屁孩的“屁”这个身体语言!→后台用户反应热烈,原来爱子心切的宝妈,连宝宝的“屁屁”都留意得如此细致,手工给你们32个赞。
昨天说完“屁”,今天荐妈再来说说宝宝的“臭臭”(大便)。
医生常说,观察宝宝的便便,是判断宝宝健康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没错,是其中一!个!方法,不是唯一方法。
BUT,很多宝妈却往往因为太紧张宝宝的便便,而变得神经兮兮的。
今天拉的次数多了,肯定是“拉肚子”了!
几天没便便了,肯定是“便秘”了!
便便竟然不是黄!色!?肯定生病了!
这也是荐妈小号经常会出现的留言,荐妈每次都会很认真地这样回答各位“荐粉”。
不同颜色的大便则跟宝宝近期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宝宝的肠胃处于动态发育中,它会在发育过程中因多种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排便规律。
SO,除非宝宝当下确实有身体不适,需要引起重视。反之,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对大便的颜色其实不需要太在意。
孩子的精神状态会诚实的告诉我们,他的大便是否正常。
切忌以成人,或者以“隔壁家老王的儿子”为对比标准,去判断自家宝宝的便便是否正常哦!
观察宝宝大便两手抓:次数和性状
先来说说次数:
纯母乳喂养宝宝每天大便6~12次都是正常的
对于6个月以前的纯母乳宝宝,一天排10次以上大便或者3~4天排一次绝大多数都属于正常,因为母乳更有利于促进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和基础免疫的建设。
拉的次数多的,叫“生理性母乳腹泻”。
荐妈帮大家度娘了一下,因为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纤维素--低聚糖,具有“轻泄”作用。加上母乳儿肠道中以“双歧杆菌”占优势,所以母乳喂养儿大便偏稀,次数偏多,但是这属于正常的。
腹泻的婴儿,除了排便变稀,次数突然增多,水分多,还会出现异常的哭闹,精神差,饮食少、睡眠不安等其他不适症状,体重增长也会受限。
腹泻跟母乳大便次数多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哦。
几天排一次,那就是在“攒肚”。(而且民间有宝宝攒肚后长得快的说法哦)
母乳中的成分很容易消化吸收,在消化系统里留下的固体残渣很少。
因此,对于纯母乳宝宝而言,排便次数少不一定代表宝宝便秘,只要宝宝的大便性状没有异常,软稠度类似花生酱就是正常的。(荐妈听过最长的有7~10天排一次大便的母乳宝宝)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只要宝宝进食正常、精神状态好、身高体重均生长正常、排便过程不费劲,就无需过于在意宝宝排便次数的多少。
配方奶宝宝每天至少排1次大便
由于配方奶相比母乳更易让便便成形,配方奶粉喂养儿每天至少排1次大便,大多成褐色或者黄色,也有一些是淡黄色或者偏白色。
质地比母乳大便更加黏稠,有的类似泥土状,但是稠度不会超过花生酱。
如果连续好几天不排便,那后面很可能会排出干硬的便便,会容易出现宝宝排便困难,也就是“便秘”。
所以配方奶宝宝如果出现几天不排便应先将奶粉调稀,多给宝宝做腹部按摩,必要的时候使用益生菌。
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则介于母乳与奶粉喂养之间。
那奶粉宝宝为什么都容易出现便秘呢?
因为奶粉没有母乳那么好吸收,所以在消化系统里留下的固体残渣就会增多,加上宝宝有时奶量过多,导致肠胃负荷超载,就容易出现便秘。
其实说白了就是奶粉营养虽好,但一定不是越多越好哦!
荐妈总结出来的经验:小宝喝太多容易便秘,大宝喝太多容易积食
所以,各位宝妈还是尽量母乳喂养的好,可以省掉很多麻烦事。
不过这里荐妈要提醒大家,判断宝宝便秘,应按照“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没错,这真的是一句广告词)为标准。
不以排便时间间隔长短为依据,应以大便的性状为参考↓↓↓↓
所以,接下来,荐妈要来说说大便的性状:
新生儿一开始排出的是胎便
胎便粘稠,呈黑绿色,它在婴儿出生前就积聚在肠道中,胎粪完全排空后,婴儿大便才会转为黄绿色。
正常胎粪需要在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排出,约3~4天排空。超过24小时未排胎粪,需要排出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而尽早开奶让宝宝喝到母乳是最好的促排胎便方式,此处再次强调母乳的好处。
给大家看一张宝宝三个月前的便便性状图,虽然有点恶心,但还是很实用的。
纯母乳宝宝的“黄金便便”
纯母乳宝宝排便很稀,便呈蛋黄色、棕黄色或者棕绿色,呈稀软的颗粒状,偶尔也会泡沫,没有难闻的气味。这是最理想也是宝妈最想看见的便便性状。
甚至有爱子心切的宝妈会觉得纯母乳宝宝的“黄金便便”有一种鸡蛋黄的“香味”。
配方奶宝宝大便浅黄色呈泥状
配方奶宝宝大便浅黄色,还可能喂养过程呈深黄色或者浅绿色,跟喝母乳的孩子比,便中含的水分较少,呈泥状。
前面已经说过了,因为配方奶不像母乳那么好消化,偶尔便里混着白粒(俗称“奶瓣”),这是配方奶粉没有完全吸收的结果,不必过于担心。
混合喂养的宝宝,排出的便是不稀不干的中间程度。
如果混合喂养时母乳的比率高,就会排出黄色的稀便,配方奶粉的比率高就会排出混着颗粒的便便,略带酸味。
宝宝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可能会出现吃什么拉什么。
特别是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会被宝宝直接排出,这都没关系。
比如吃豌豆你,会有绿色带颗粒大便;吃玉米粒,便便会有黄色玉米粒;吃红萝卜,会出现红萝卜形状的便便;吃菜叶,甚至直接原状拉出来。
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千万不要认为宝宝对这些食物不消化,就再也不给宝宝吃这些食物了。(荐妈就遇过这类型的宝妈,真心替她宝宝心里苦)
出现上面的情况,都是因为宝宝的胃肠道没发育好,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食物,随着宝宝肠胃的发育成熟,便便也会慢慢像成人过渡。
特别是当宝宝开始摄入肉类和鸡蛋,你就会发现宝宝的便便开始变得很臭,不同于纯母乳喂养时的大便味道。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蛋白质的食物会让大便变出现类似于成人的臭味。
即使你的宝宝大便性状都不在以上描述范围,只要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也都是正常的,正如标题所言,面对宝宝的“便便”,各位宝妈请淡定点。
需稍微处理的“异样大便”
宝宝的大便稍微有些改变,颜色或深或浅,状态或稠或稀,都没有很大问题,不需要忧虑。
母乳宝宝的奶瓣便,妈妈注意不要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饮食均衡、蔬果杂粮有保证。
母乳宝宝的泡沫便,与妈妈进食含糖过高的食物有关,妈妈若最近有肠胃不适也可能引起宝宝泡沫便。
所以说,母乳宝宝的便便次数和性状跟妈妈的饮食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荐妈在哺乳期的饮食禁忌比孕期还要严格的原因。
绿色便说明肠道蠕动过快,可能是肚子受凉导致,也可能是喂养不足造成。
宝宝肚子受凉了,荐宝奶奶的做法是:大人手掌滴几滴生油(花生油,橄榄油都可以),双手搓热,然后捂在宝宝的肚脐上,如此来回数次,这种可以贴丁桂儿脐贴,但也可能是喂养不足出现“饥饿性腹泻”。
长期补充铁元素的宝宝(包括吃高铁米粉或者补充铁冲剂),胃肠道的正常细菌和补充的硫酸铁会发生反应,使大便呈深棕色、绿色或黑色;黑便极少数情况下是上消化道有少量出血,需要请医生检查。
宝宝便便干燥了,那就给宝宝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和五谷杂粮,很快就会没问题。
宝宝便便粘稠了,可能是因为体内有湿气,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红豆、薏米什么的去湿气的食物。
其实都是一件很easy的事情呢。
必须重视的“异常大便”
当宝宝的大便出现了较大的形态或次数上的改变,就一定要警惕了,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警示信号。
宝宝排便困难、挣扎和哭闹,大便干硬还带血,这样比较严重便秘了,多出现在配方奶宝宝。处理应将奶粉调稀、多喂水、适当补充益生菌,或者可以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
而腹泻是大便的次数增多和大便的性状改变,所以当宝宝排稀水便或便呈喷射状,有难闻的异味,伴呕吐、发烧等,很可能是感染了肠胃炎。医院看医生。
排绿色泡沫便、次数突然增加很多、伴脓血黏液等,需化验大便确诊。
荐妈提示:医院验大便是有时限的哦,样品一般是一小时内拉出的大便,所以超过一小时的就不能验了。医院要求不能拉在纸尿片上,要拉在容器里,所以给宝宝验大便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哦。
出现黑便如果不是因为补充了铁元素,很可能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医院让医生确诊。
大便呈红色水果冻状:可能是肠套叠,医院。
大便灰白色,提示宝宝可能有胆道堵塞,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医院检查。
尤其是新生儿,大便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1、如果大便颜色灰白,同时白眼球和皮肤呈现黄色,有可能是胆道梗阻、胆汁黏稠或者肝炎的征兆。2、如果大便呈现柏油样的黑色,可能消化道有出血的情况。3、如果大便带有红血丝,可能是肛周有破裂,一般出现在便秘的新生儿身上。4、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可能是出血性小肠炎,早产儿比较多见这种现象。5、大便有黏液,呈鼻涕状,并且带血,多为痢疾。
身体是个很神奇的免疫机制,孩子身体有所表现时往往是身体启动了自我保护的机制,在增强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
别一医院跑或者吃各种药。其实,这种方式恰恰更容易削弱孩子的自身抵抗力的增长。
所以啊,很多时候我们要宽容对待你以为的那些“不正常”,一起轻松做妈妈。
还想知道宝宝哪些方面的事儿?
留言告诉我
荐妈一定听到你的呐喊
想留意更多荐妈动态,
你可以通过长按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