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症状体现 > 内科学消化系统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
内科学消化系统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
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轻者可无症状,临床表现多为呕血、黑粪或血便等,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消化道出血的部位与病因
屈氏韧带以近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至回盲部出血为中消化道出血,回盲部以远的消化道出血称下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有:
a)食管疾病,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食管癌、食管损伤(机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强酸、强碱等化学剂所致损伤)、食管炎、食管憩室炎、主动脉瘤破入食管等
b)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息肉、恒颈动脉破裂、胃间质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血管瘤、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憩室、促胃液素瘤、等
c)胆道出血,如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胆道术后损伤,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瘤破入胆道
d)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如胰腺癌或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2)中消化道出血: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肠憩室、钩虫感染、各种良恶性肿瘤(小肠间质瘤、淋巴瘤、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缺血性肠病、肠系膜动脉栓塞、肠套叠及放射性肠炎等
3)下消化道出血:痣、肛裂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常见的病因又肠息肉、结肠癌、静脉曲张、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感染性肠炎等)、肠道憩室、血管病变、肠套叠等
4)全身性疾病:不具特异性地累及部分消化道,也可弥散于全消化道
a)血管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及Degos病等
b)血液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c)其他:如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或钩端螺旋体病等
3.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
2)血便和暗红色大便
3)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4)贫血和血象变化
5)发热
6)氮质血症
4.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1)确定消化道出血:根据呕血、黑粪、血便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的实验证据,可诊断消化道出血,但必须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a)鉴别咯血与呕血
b)口、鼻、咽喉部出血,需仔细询问病史和局部检查
c)食物及药物引起的黑粪,如动物血、碳粉、铁剂或铋剂等药物,详细询问病史可鉴别
2)出血程度的评估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ml,粪便潜血实验即出现阳性;每日出血量超过50ml可出现黑粪;胃内积血量>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ml时,多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ml,可出现头昏、心悸、乏力等症状。短时间内内出血量>ml,可出现休克表现。
体位性低血压常提示早期循环容量不足,即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血压下降>15~20mmHg、心率增快10次/分。当如收缩压<90mmHg、心率>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表明有严重大出血导致的休克
3)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下列情况应考虑有消化道活动出血
反复呕血或黑粪(血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肠鸣音活跃
周围循环状态经充分补液及输血后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有继续恶化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升高
4)判断出血部位及病因
病史与体检
内镜:胃镜、肠镜、胶囊内镜
影像学:X线钡剂造影、超声、CT、MRI
手术探查
5)预后估计
下列情况死亡率较高
高龄患者,>65岁
合并严重疾病,如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
本次出血量大或短期内反复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伴肝衰竭
消化性溃疡ForrestⅠa型
5.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消化道大量出血病情急、变化快,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治疗应放在一切医疗措施的首位
1)一般急救措施
卧位,保持呼吸通畅,避免呕血时吸入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智变化;观察呕血与黑粪、血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对老年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
2)积极补充血容量
下列情况为输浓缩红细胞的指征
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幅度>30mmHg
心率增快(>次/分)
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输血量以使血红蛋白达到70g/L左右为宜
3)止血措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药物、内镜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气囊压迫止血
非曲张静脉出血:抑制胃酸分泌、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中下消化道出血
i.炎症及免疫性病变:糖皮质激素、生长抑制素或奥曲肽、5-氨基水杨酸类
ii.血管畸形:内镜下高频电凝、氩离子凝固器烧灼治疗、凝血酶保留灌肠
iii.各种病因的动脉性出血:内镜下止血、介入栓塞治疗、导管动脉内注射药物、生长抑素或奥曲肽静脉滴注
iv.不明原因反复大出血:手术治疗
v.肠息肉及痔疮:前者多在内镜下切除,后者可通过局部药物治疗、注射硬化剂及结扎疗法止血。
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和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