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症状体现 > 生活专家号丨27岁就得肠癌出现ldq
生活专家号丨27岁就得肠癌出现ldq
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53.html
8月29日据媒体报道,
电影《黑豹》男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
(ChadwickBoseman)
罹患结肠癌过世,年仅43岁。
8月29日,其亲属在声明中表示,
博斯曼于年确诊患上结肠癌,
4年来一直在与病魔抗争。
直到现在人们才知道,
《黑豹》和《复仇者联盟3》《复仇者联盟4》
都是他在手术、化疗期间坚持拍摄的。
电影《黑豹》剧照一位刚结婚的27岁小伙,
因为肚子痛到急诊科求助,
最后确诊为结肠癌。
刚得知消息时,
妻子犹如晴天霹雳,
而小伙第一反应则是:
要多少钱......
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
年轻化趋势,在大肠癌中非常明显,中国平均发病年龄比国外早10年,55岁是中国人大肠癌的发病高峰年龄,而国外是65岁。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招。
长时间的夜生活,三餐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肠癌的发生,而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
出现“三多两痛”要警惕肠癌
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适或者腹胀,很多人并不在意。如果出现“三多、两痛”的症状就要警惕肠癌。
“三多”指的是: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放屁次数异常增多、便血次数突然增多。
排便次数异常增多
如果最近大便异常频繁,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是大便发生了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就要立刻对肠道进行检查。
放屁次数异常增多
如果最近放屁异常频繁,并且伴随刺鼻的臭味,那就需要警惕肿瘤出现。
便血次数突然增多
肠癌的便血和痔疮导致的鲜红血液完全不同。肠癌的便血主要以黏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为主,而且患者还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这也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
“两痛”指的是:腹部疼痛、肛门处疼痛。
腹部疼痛
当癌肿引发肠梗阻之后,患者会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疼痛部位往往在中下腹,腹痛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肛门处疼痛
如果肿瘤发生在肛门附近,比如直肠内肿瘤就会导致肛门有坠胀、疼痛的感觉,同时还会伴随大便习惯改变、异常消瘦等症状。
结直肠癌是少数能通过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事实上,结肠癌如果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治愈的概率很高。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家族性结肠多发性腺瘤病、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的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而高危人群做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最直接的方法。年轻人应每隔3至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病史的年轻人,肠镜检查开始的年龄也要提前。
肠癌的7大诱因
肠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很大可能与下列7个因素有关:
1、无肉不欢
爱吃肉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东西被细菌分解后,产生许多的致癌物质,再加上这些物质不是可溶性纤维素,大便肠溶性不够,导致大肠蠕动慢并积压在肠中,刺激肠黏膜,产生癌变。
2、口味重
偏爱麻、辣、酸、咸、煎、炸、熏、烤八大重口味,习惯宵夜,如同让胃肠道长期在休息时间“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增加肠癌风险。
3、爱吃腌制食品
吃腌制的食品也容易引发大肠癌,人们喜欢吃腌制的食品,也是大肠癌的诱因。
4、一坐就一天
很多人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
5、长期吃快餐
年轻的上班族长期吃快餐,饮食过于单一,热量高又缺乏纤维素,这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6、喝酒、抽烟
这两个都不用说了,几乎所有癌症的诱因里都有它们的身影。有研究认为,吸烟可以对大肠产生长期性、持续性的慢性刺激,从而诱发大肠癌。
7、遗传因素
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家族遗传性在结肠癌中比直肠癌更为常见。
如何预防肠癌?
1、要经常运动。2、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油炸和烧烤的肉类食品。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忌烟忌酒。5、定期进行体检。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方法是消除促癌因素,
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应多吃山芋、红薯、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
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
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
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
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当增加运动量,
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
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部分内容来源:健康时报、工人日报、环球网,钱江晚报、广东卫生信息等
审核:王海英、柏瀛
主编:李若琰
编辑:吕晶
生活专家号
《生活专家号》是依托于辽宁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的一个医疗科普的短视频号,该视频号立志于传递医疗科普知识,解决大家就医前和医治后的许多困惑,帮医院、选对科室乃至于选对医生进行就诊。
生活专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