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症状体现 > 诊断小儿消化道出血,核医学异位胃粘膜显像
诊断小儿消化道出血,核医学异位胃粘膜显像
最近有很多患儿家属前来咨询异位胃粘膜显像,在这里科小核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核医学的异位胃粘膜显像。
什么是异位胃粘膜?
异位胃粘膜主要好发于胃以外的消化道节段,包括Barrett食管、部分Meckel憩室和小肠重复畸形。异位胃粘膜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可引起邻近食管或肠粘膜产生炎症、溃疡和出血,它导致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异位胃粘膜显像的检查原理
正常胃粘膜具有快速摄取高锝酸盐(99mTcO4-)的特性,异位胃粘膜同样具有这种特性,故在静脉注射99mTcO4-后异位胃粘膜可很快聚集99mTcO4-形成显像剂异常浓聚灶,通过γ相机或者SPECT显像可以在体外进行诊断和定位诊断。
适应症
1.下消化道出血疑有Meckel憩室和小肠重复畸形。2.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筛查。3.小儿慢性腹痛。4.肠梗阻或肠套叠疑与Meckel憩室或小肠重复畸形有关。5.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6.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了解有无Braaett食管。
患儿的准备
检查当日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检查前排空大、小便。禁用过氯酸钾、水合氯醛等阻滞吸收的药物,以及阿托品等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或可刺激胃液分泌的药物。检查前2~3天内,避免作肠道钡剂检查。
主要的临床应用
01
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细胞被胃的柱状上皮细胞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并发症之一,多于反流性食管炎病程超过一年以后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Barrett是一种癌前病变,应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如有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癌变,应手术治疗。
02
Meckel憩室:梅克尔憩室又称回肠远端憩室,在胚胎发育期间,中肠原以卵黄管与卵黄囊想通,约于胚胎第5周末,胚胎的血循环已经形成,不需要卵黄囊,故卵黄管的体腔部分即开始变细,逐渐闭合、萎缩成一条索以后及被吸收。如卵黄管有一部或者全部萎缩闭合不全,就能成产生各种类型的卵黄管异常。卵黄管先从脐端开始向肠端萎缩退化,若脐端已经退化,肠端未退化则形成一盲囊,称为回肠远端憩室(Meckel憩室)。正常人群中Meckel憩室的发病率为2%,有憩室的人多数终身无症状,若发生症状,半数以上在3岁以下婴幼儿,一旦发生症状就很严重,多需手术治疗。
03
肠重复畸形:指在小肠的近系粘膜侧出现的一种圆形或者管状结构的空腔器官,与其毗邻的小肠有相同的组织结构,其血液供应亦非常密切。小肠重复畸形可发生于小肠任何部位,但以回肠最为常见。重复畸形在小儿为良性疾病,但于成年期可发生癌变。
高质量核医学检查的获取离不开医务人员、儿童、父母的共同参与与密切配合,为了获取高质量的诊断信息,儿童核医学检查前准备到检查结束常常比成人检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少部分患儿不能保证在检查期间内保持体位不动,进行核医学检查前,需要镇静才能顺利完成。
医院核医学科
预约咨询电话-
编辑I孙彤
审校I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