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优质医院 >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防治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防治



白癜风有治好的嘛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类,还包括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和胃黏膜Meckel憩室的溃疡。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以中老年为多,但近年来,中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发病有季节性,多见于秋冬和冬春之交。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饮食不科学、大量酗酒、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返流、胃肠肽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根据本病具有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中上腹疼痛等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最后确诊需要依靠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消化性溃疡疼痛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泛酸”等病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多种原因可导致本病,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和外邪侵袭等有关。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性多虚实夹杂。本病初起病在气分,病情较轻;日久迁延而突然加剧兼见血病等,可见呕血、便血,病情较重,甚至气血痰瘀互结转变为胃反、胃癌之恶证。明确辩证,方能对证下药。如全生堂气滞胃痛合剂,对于气滞血瘀型胃痛有效。气滞胃痛合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十二肠溃疡、乙型肝炎、胃癌、肝癌等证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呕吐泛酸,胃中嘈杂,有烧心感,心烦易怒,大便不畅等症者。两首小方,对胃痛有帮助。陈皮10g,元胡20g,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3g,每日服2次,适用于各种胃痛。生姜20g,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代茶频饮,姜片可食之。功能温中健胃,适用于胃寒胃痛。本病发病,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烟、酒、辛辣、浓茶、咖啡等刺激,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注意精神调摄,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慎起居,适寒温,防六淫,对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亦有重要意义。更多全生讲中医,敬请访问卢全生中西医结合博士的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qew.com/yzyy/1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