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上消化道出血 > 症状体现 > 5兄弟4人得胃癌,只因吃这种食物,很多人
5兄弟4人得胃癌,只因吃这种食物,很多人
高盐食品易致癌
7年间,五兄弟四人陆续得胃癌
五兄弟是江西人,老三王富生去年8月,去浙医二院做了胃镜检查,确诊得了胃癌。接诊医生龚渭华了解到,3、4年前王富生的大哥、二哥都因胃癌去世,兄弟中已经有三人患癌。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是遗传性,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得胃癌的风险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2~3倍。在龚渭华医生的建议下,王富生的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最小的弟弟也查出胃癌,还好是在早期,已经做完手术出院。五兄弟都爱吃腌菜等高盐食品
俗话说“吃一块儿,也病到一块儿……”,除了遗传原因,同样的饮食习惯也是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王富生兄弟自小生活在浙赣边界的玉山,食物匮乏的年代,腌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菜肴。这些年经济好转了,但酸菜、豆腐乳、腊肉,这些高盐、腌菜食品,却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此前也有报道,老夫妻爱吃腌菜,双双得癌的新闻!据武汉晚报报道,75岁的孙先生被确诊为胃癌。医生在问诊的时候发现,孙先生一家特别爱吃泡菜,年年泡,30多年了,每餐没有酸酸辣辣的泡菜,就吃不下饭。医生马上建医院检查,结果又是一例胃癌。而孙先医院查幽门螺杆菌,结果6个人中有4个超标。腌制食物早已是一级致癌物
世卫组织把“中式咸鱼”列为一级致癌物,就是同样道理。泡菜、酸菜这些腌渍食品是不少人,特别是老人的心头好。但是腌制的食品或是发酵的果蔬等,都含有高盐成分。高盐的食物,可以破坏胃黏膜;而腌制品中的硝酸盐通过细菌的作用,可以分解成亚硝酸盐和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会诱导胃黏膜的癌变,也就是细胞基因的突变,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几率。特别是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那么这些食物易致癌,就杜绝不吃了吗?
腌制食物,最初一两天内亚硝酸盐含量很低;但在过后几天到十几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到达峰值,随后又慢慢下降减少。20来天后,又降到安全水平。也就是说,食物在腌渍的前1-2天内,或者一个月后食用,都是安全的。其他一类致癌物一类致癌物,是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注意!这些常吃的食物都是!1、剩菜剩饭隔夜菜和霉变腐烂的食物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亚硝酸盐进入人体达到一定量,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一类致癌物。当然,偶尔吃剩菜剩饭危害不大,但长期食用剩菜剩饭,亚硝胺就会在身体里日积月累,容易诱发消化道癌症、胃癌等。2、烤肉/烧烤烧烤的各种肉类,经过不恰当腌制,易产生过量亚硝酸盐,而烤焦的肉和鱼皮含有强致癌物苯并芘。空腹吃时,这两种物质直接与胃粘膜接触,会让食用者比人群平均患胃癌比率高二十倍左右。美国癌症协会研究证实,长期吃烤肉、烧烤类食物,直肠癌和结肠癌风险比普通人高30%。除此之外,大量吃煎炸肉类的女性,比吃新鲜肉类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3、加工肉制品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培根、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级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1两)会增加18%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患病概率。4、发苦的坚果平时我们吃瓜子、花生,有时会不小心吃出苦味来。这苦味正是来源于它——黄曲霉毒素。黄曲霉菌素比砒霜还要毒68倍,毒性为剧毒物氰化钾的10倍。发苦的花生、玉米、坚果千万不要可惜,该扔就扔。5、没熟的海鲜肝吸虫,又叫华支睾吸虫,“名列”于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它可以在人体内活上二三十年。肝吸虫一般寄生在淡水鱼、虾、螺的肌肉里,吃下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螺是主要的感染方式,如青鱼、鲢鱼、鲤鱼、淡水虾等。酷爱吃淡水鱼鱼生的广东人是它们钟爱的宿主,其中广州有高达10%的肝吸虫感染率。6、槟榔年,医院曾发布新闻:“病房现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早在年,槟榔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了一类致癌物。因为,槟榔经过口腔咀嚼后,会形成化合物亚硝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嚼槟榔时,口腔黏膜会和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等发生反应,引起口腔黏膜病变,长期下来会使口腔黏膜病变,导致纤维化,从而引发口腔癌。5个不良生活习惯一步一步把胃逼上“绝路”1、经常熬夜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平均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这个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熬夜,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此外,熬夜的人都喜欢吃宵夜,这些食物会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2、爱吃烫食进食过烫的食物,不但会扩张胃部血管,使之易于出血,还会烫伤胃黏膜,刺激黏膜增生,久而久之,易诱发胃癌。3、狼吞虎咽吃饭时狼吞虎咽,食物会因咀嚼不充分,而增加肠胃的负担,时间久了,容易损伤肠胃黏膜,产生慢性炎症。此外,由于没有充分咀嚼,食物团块的体积会比较大,易对食管和贲门等消化道部位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久而久之,会引起损伤甚至癌变。图源/网络因此,吃饭的时候最好多嚼几下。咀嚼次数越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越多,由于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及杀灭细菌等作用,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也就越大。4、抽烟喝酒长期酗酒不仅伤肝,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以及活化致癌物质。有研究显示,饮烈性酒者,胃癌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2~9倍。吸烟不仅对肺不好,对胃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尼古丁进入血液影响胃黏膜血供,不利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有统计结果显示,吸烟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5、三餐不规律据调查,三餐不定时者胃癌的发生率要高出正常人1.3倍。如果做到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则可以大大减少胃癌的患病率。与大多数癌症一样,胃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时候一发现就是晚期。而癌症一旦到了晚期,基本上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但如果能早些发现,或许还有回转的余地,越早发现,治愈的机会就越大。数据显示,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5%以上,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0%。所以,日常生活一定要提高警惕,捕捉早期胃癌的“蛛丝马迹”。胃癌来势汹汹4个早期信号一定要注意1、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如胃部闷胀、食欲不振、嗳气、消化不良,有时伴有泛酸,饭后尤其明显,并且多数没有诱因,口服药效果不好。新闻中的老黄,就是因为没有重视上腹部发胀的不适感,而导致拖了一年才去就诊,一查就是胃癌中晚期。2、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进行性贫血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还伴有疲倦无力,通常是疾病导致的。大多数疾病都会消耗身体能量,越是严重的疾病,消耗越是厉害。比如一个月内体重突然下降了5公斤,就要警惕是否为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了。3、上腹部持续疼痛开始为间歇性隐痛,继之逐渐加重且持久。疼痛虽可忍受,但不易缓解或短时间缓解后又出现。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4、出现便血或大便明显变黑大便出血或像柏油发黑发亮一样,是胃癌较常见症状之一,在早期胃癌中占50%~65%。总之,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警惕,最好做个胃镜以明确病因。尤其是胃癌高危人群,最好通过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快发现早期胃癌。何为胃癌高危人群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年版)》中指出,凡是年龄40岁以上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如西北地区(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⑤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饮食、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点个“在看”,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胃癌,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远离病源因素,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来源:网络整理优秀妈妈养成记,豆妈现在邀请你与万妈妈一起打卡,陪伴孩子成长的50件小事,无论是厨艺分享,还是陪孩子阅读,写作业,外出娱乐.....通通都可以,快来打卡赢奖励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